小刀剪闯出大市场
时间: 2025-04-01 22:55:55 | 作者: 清洗头/洗罐器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加强技术创新,依据市场需求打磨工艺;引入数字化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品牌“出海”,逐渐完备跨境电子商务生态……近年来,广东阳江推动刀剪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产业规模超550亿元,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菜刀、剪刀,每个家庭都不陌生。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刀剪产量占全国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85%,产业规模超550亿元,汇集了十八子、王麻子、张小泉等众多知名刀剪企业。这里,就是广东阳江市。
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规模化发展,阳江刀剪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焕发高水平发展的新活力。目前,阳江有五金刀剪生产企业2000多家,相关经营主体超8500家,产品品种类型超5000种,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2300毫米厚的砂纸连续切割60刀后,刀具中横线平整如昔,性能仍未衰减,最终以2560.99毫米的切割深度创下了世界纪录……在第136届广交会上,阳江企业广东苏仕兰生活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挑战,其研发的桑刀2号产品获得相关奖项。
苏仕兰负责人许开盛介绍,企业投资约8000万元建立生产线,建了两个无尘车间,研发了一条热处理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制定“等温爆炸淬火热处理”技术方案,让刀刃制作的步骤中的温度在5秒内从1400摄氏度降至200摄氏度,使产品更具锋利度、硬度,也更耐切削。
近年来,阳江刀剪企业苦练内功,锚定市场求创新。阳江市巧媳妇厨业有限公司设计的智能消毒套装,将菜板、菜刀、剪刀、水果刀、磨刀棒等收纳在一起,可一键启动烘干、消毒等功能,让厨具摆放更安全、消毒更便利。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公司在刀座外观上增添中国风元素,获得市场认可。“市场需求慢慢的变多元,我们一定要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才能跟得上时代。”公司CEO冯璋璇说。
产业推进技术创新需要载体,阳江为此组建2个五金刀剪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2家省级、4家市级五金刀剪领域新型研发机构,14个省级、38个市级五金刀剪领域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在产业集群效应下,2024年阳江市五金刀剪全行业总产值超550亿元,全行业直接及间接从业人员达20万人。
一把好刀,要经过30多道工序才能“炼”成,每个工序都需精益求精,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质量。为此,不少刀剪公司开始积极投入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生产精细化。
走进位于阳江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的张小泉智能制造基地,只见各生产线正有序运行。自动化开刃生产车间里,机器人夹起刀具,敏捷地将其转入磨刀模块,只需数秒,一把崭新锋利的菜刀完成开刃。“开刃角度、锋利度对刀具成品来说很重要,这条自动化开刃生产线模拟人工开刃,配合机器智能视觉系统、恒定力控制管理系统,能够规避不确定因素对刀具品质的影响。”现场操作人员说。
据介绍,除了开刃,该基地的下料、水磨生产线也已实现自动化生产。下料是刀具生产的首道工序,自动化生产能大大的提升操作效率,且安全性更高,极大减少了传统人工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到了水磨环节,机器精准控制不同点位的研磨方向、角度、力度等,将原本传统多人操作的生产线简化为单人管理,提质增效。
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还有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重点研发自动化生产技术,研制热处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抛磨加工设施等。公司生产总监李泽欣介绍,企业对所有工艺流程都编制了技术改良总体设计,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分类分步研制各种技术方案,并与科研机构及设备供应商合作,共同实施方案,研究技术难点。“数字化转型让我们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率,慢慢的变成了大势所趋。”李泽欣说。
一直以来,阳江刀剪产业重视外向型发展,但“出海”的多是产品而非品牌,导致不少企业面临“活没少干、钱没赚到”的情况。
“一把中高端小刀,为欧美市场代工,利润大概二三十美元。如果是自有品牌,可以卖到100美元左右,利润是代工的2倍。”广东拓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周鸿锋说,为提升自有品牌的海外认知度,公司参加了不少国外展会,但收效甚微。
为此,拓必拓对内注重自主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对外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寻找新机,探索适合“出海”的销售模式。为更好地开发适应国外消费者的刀具,企业使用“全球化开放式设计师合作+内部多元化设计团队”双结合的模式,与全球100多名设计师签约,将阳江传统刀具的技术积淀和国外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结合,促进产品创新。
“多元的设计团队合力,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周鸿锋说,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出能够闯全球的硬核产品,品牌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品牌“出海”不仅是企业谋求发展的路径,也是阳江的重要发展的策略。自2002年起,阳江成功举办23届国际刀剪博览会,为刀剪企业搭建了塑造品牌、加强合作的平台。随着“阳江五金刀剪”区域品牌发布,当地通过形象化、创意化标识打造,持续强化品牌形象;开展国内外采购商线上云签约,助推品牌效应转化为实际交易。据统计,2024年前11月,阳江五金刀剪出口额增长10.6%。
阳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接下来,阳江还将引入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服务机构,鼓励企业与设计服务机构合作,进行产品的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以提升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通过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清关中心等基础设施,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生态,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的形式带动五金刀剪产业品牌“出海”。(本报记者 姜晓丹)
互联网公司负责人共线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对外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度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学技术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学技术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序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